新东方PETS二级阅读理解题应试指南[2]a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7-06-14 06:08 字体: [ ]  进入论坛
(单词翻译:双击或拖选)

(四)从阅读习惯谈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一个人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通过文字符号、语法、语义、修辞等进行思考、预测意义和不断作出判断推理,并不断获得印证和修正,从而理解文意的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智力活动。人脑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阅读能力也将因人而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阅读习惯的不同。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1. 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和习惯性阅读障碍 
(1)不能摆脱母语对外语的理解主要有三个途径: 
a具体情境 b 较为简单的外语释义 c 母语释义。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通过母语释义来理解英语材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途径。但是,他们忽略了外语学习中重要的一点——“理解外语确实要通过母语之桥梁作用,但最终还需摆脱母语。”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来思维。尤其在阅读过程中,他们总想用母语作媒介(即翻译成汉语),否则不放心,不能按正常速度往下读。这样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 
(2)不能按意群去阅读 
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于出声读、心读或用手指指着读,总之是“一目一词”地读。他们惟恐有遗漏之处,不敢加快阅读速度,更不敢“一目十行”地读。这样使本来相对完整的句群变得支离破碎。 
(3)过多地使用词典 
一般来说,只有在精读过程中我们才较多地使用词典。可是,许多学生在所有的阅读过程中只要碰到生词就去查词典。这是因为他们担心个别生词会影响他们对整个句子甚至全篇文章的理解。其实,我们常常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确定词义。再说,词典上有的词意义很多,一些学生不知哪个词义与阅读材料中的意义相吻合,结果查了半天仍然不能“对号入座”,而且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 
(4)只会分析性阅读,不会理解性阅读 
中国学生看汉语读物时,一般只求理解文章的内容,很少去分析其语言特点。而当他们读外文材料时,却把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例如,许多学生习惯于先进行语法分析然后才能“读懂”。 
(5)领悟性困难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不一致的表达,这时我们往往不理解或误解。例如:He is dressing1 the turkey一句,很可能被误解为“他正在给火鸡穿衣服”,实际上dress在这里是“给……调味”之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要望文生义,而应结合上下文去推敲、体会。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之途径 
针对以上所讲述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具体的阅读训练中作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培养视读习惯,扩大视距,养成按意群去阅读,用外语来思维的习惯 
所谓视读就是按意群去“看”的阅读方法。通过视读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明确全句的意思,也可以更准确、全面的理解、把握整篇文章。例如:He went to a closet/and after a moment/brought out a package/marked with name and date. 这句中共有18个单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逐词注视,阅读速度太慢而且不易掌握全句的意思。如在上面的斜线处停顿,则全句只要“注视”四次即可。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几倍,而对句子的理解也要完整得多。 
如果想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就必须扩大视距。例如:Being able to read by phrases/in 
stead of by single words/results from practice of reading一句,我们可以对此只“注视”三次。这样视幅增大了,阅读速度当然也就提高了。视读习惯的养成要求我们必须先克服心读和出声读以及假读的坏习惯。心读和出声读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而假读是毫无意义的阅读。视读训练的过程要求我们必须集中精力,眼睛不停地往下看,使自己没有时间念出声或心读。由于思想集中,也不至于形成假读(即嘴里虽在念,眼睛也在看,但看过几行后,什么也没有理解,更没有记住)。



点击收听单词发音收听单词发音  

1 dressing 1uOzJG     
n.(食物)调料;包扎伤口的用品,敷料
参考例句:
  • Don't spend such a lot of time in dressing yourself.别花那么多时间来打扮自己。
  • The children enjoy dressing up in mother's old clothes.孩子们喜欢穿上妈妈旧时的衣服玩。
TAG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