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RC了。我发现,自己做第一遍没什么太大效果, 二, 三遍会收获多多的.但是还是后悔第一遍, 第二遍还有很多工作没做.总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现在发现是一种享受也.但是这7天的时间我还是觉得不够用, 感觉收获最大的还是对各类题型的分类总结, 我的题型分类一开始想得太细了, 到后来时间来不及, 总结整理工作还没有完成, 所以以后整理好了给大家.
下面是对上次总结的一些修正.大家发现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指出, 一起研究的说.
1. 新老观点对比型 (10篇)
题材以自然科学, 经济类为主, 题型以态度题,列举题,类比题, 信息题,主题题为主。文章普遍较难, 由于对两个观点都进行优缺点论述, 比较, 所以论述复杂, 几乎都是长文章, 细节题多.
2. 现象解释型 (8篇)
题材明显以弱势群体类,美国历史(黑, 印)等文科类文章为主, 经济类居然无. 所以篇幅短, 文章也容易, 题型以列举题,逻辑题(放对解释的原因), 取非题, 类比题,主题题为主, 举例作用题少
3. 问题解决型 (8篇)
题材明显以经济类为主,科学为附, 居然没有历史和女性类的文章. 题型以逻辑题,列举题, 举例题,事实题, 段落作用题,主题题为主。文章一般不是很难, 条理清楚.事实题定位比较简单.
4. 结论解释型(22篇)
题材明显以美国历史, 经济类, 自然科学为主, 题型以段落作用题(结构题)70%, 举例题50%,取非题50%,类比题60%,信息题50%, 逻辑题40%, 主题题为主80%, 列举题30%(大概的估算, 在结论型里出现的篇数/该类题所占的总的篇数, 对48篇而言哟), 所以看结论型的文章, 大家要紧抓文章各段的结构, 作用哟.因为量多, 文章难易都有,不是很难
刚发现结论的两种结构:
1) 开头第一段就开门见山的表明结论, 新发现, 然后再解释
2) 类似新老观点对比型, 先提出老观点, 介绍一些背景知识, 再进行解释. 不同的是它没有花那么多的笔墨去描绘老观点的优缺点, 去进行两者的对比.对老观点和其它观点都是一笔带过
|
|||||
上一篇:如何把握文章框架和定位 下一篇:怎样进行阅读的总结 |
TAG标签:
- 发表评论
-
-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